发文!上海交大科研团队取得一项重大突破

更新时间:2024-04-18 17:54:48点击:73 科研管理新闻

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量子霍尔效应的相关研究曾经三获诺奖,一次是二维电子系统中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另一次是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但是这两次发现都是在强磁场情况下产生的现象,还有一次则是与量子霍尔效应相关的理论发现。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李听昕、刘晓雪团队发现并验证零磁场条件下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存在的成果发表在物理学研究领域的著名期刊《物理学评论X》上,并被重点推荐。

这一成果在该领域内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团队通过原创的新型器件的制备方法为后续的一系列研究铺平了道路。该研究开启了零磁场条件下研究分数电荷激发、任意子统计等新奇物性的大门,为拓扑量子计算等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与机遇。

9月2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李听昕刘晓雪团队“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成果新闻发布会在李政道研究所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谢心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封东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张杰,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奚立峰,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与天文学院副院长贾金锋,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李听昕,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学者刘晓雪等参加了本次发布会。发布会由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主持。

最近,上海交通大学李听昕、刘晓雪团队(实验)与美国田纳西大学张阳团队(理论)合作,在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设计制备了新型转角MoTe2莫尔超晶格器件,通过开展电学输运实验,直接观测到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存在的确凿证据,该工作是国际上同期两个独立实验工作之一(另一实验工作由美国华盛顿大学Xiaodong Xu研究团队完成)。

该工作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领域内的突破性进展,且原创的新型器件制备方法为后续一系列围绕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铺平了道路。该研究开启了零磁场条件下研究分数电荷激发、任意子统计等新奇物性的大门,为拓扑量子计算等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机遇。论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X 13, 031037 (2023)上,并被编辑以Featured in Physics 形式重点推荐;Nature出版的“news & views”评论文章认为两项研究工作为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提供了确定性的证据(smoking-gun signature)。

本工作获得了科技部、基金委、上海市科委等项目的资助。极低温测量部分在中科院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完成,本论文的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贾金锋院士、姜生伟副教授和史志文教授。

洞悉申报热度与获批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