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牌!两所985高校,成立新学院!
更新时间:2021-07-15 12:32:01•点击: • 科研管理新闻
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均正式揭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成立
7月13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唯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司长程基伟,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航空航天和信息技术领域20余位院士、总师,北航党委书记曹淑敏,校长徐惠彬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沁平院士,全体校领导,各学院和机关部处负责人等近100人出席大会。成立大会由曹淑敏主持。
与会领导、专家共同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揭牌。学院将聚焦空天技术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面向未来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共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突破需求,在引领科技革命趋势的未来新概念飞行器技术、服务人类未来发展需求的空间开发技术、支撑国家空天战略任务的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等方向上,培养系统总设计师和拔尖创新领军人才。
与会领导、专家共同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揭牌
202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12家未来技术学院名单。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北航立足航空航天领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类社会发展需要,高起点谋划、高规格建设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助力我国空天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
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聚焦空天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人类发展需要,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的人才培养方针,按照“厚基础、重交叉、深浸养、强协同”的建设理念,厚植空天报国情怀,强化空天信融合,深化科教融通、产教融合,培养一批引领未来空天科技发展,具有想象力、洞察力、执行力、领导力等核心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空天系统大师,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北航范式”。
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将聚焦空天技术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面向未来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共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突破需求,在引领科技革命趋势的未来新概念飞行器技术、服务人类未来发展需求的空间开发技术、支撑国家空天战略任务的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等方向上,培养系统总设计师和拔尖创新领军人才。
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实施八年制本博贯通、定制化学研一体。汇聚校内外优质教学科研资源,聘请空天信融合领域的院士、总师等担任学生导师,开设名家精品课、大师讲座课、微纳研讨课,打造历时一年的新型科研项目课程,强化数理人文思维基础、注重学科专业交叉融通,本博贯通、因材施教,多元评价、动态流转,塑造面向未来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领军领导人才。
学院2021年启动本科招生,专业是工科试验班类(未来空天领军计划),强化空天信融合、理工文医交叉的学科融合生态,突出打破传统专业壁垒,面向全校信息大类、航空航天大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优势专业,根据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达成度确定本科专业。低年级强化思想、知识和思维基础,高年级根据未来空天技术方向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突出目标牵引、需求牵引,注重研中学、学中研,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汲取北航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精髓,打造符合学科专业交叉融通规律的书院特色,强化书院文化育人优势。聚焦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通,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为各方向的本博学生提供专属的交流空间和实践条件,厚植“空天报国”的北航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格养成文化氛围,支持学生大胆探索和潜心研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世界胸怀。
▎华中科技大学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
7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揭牌。丁汉院士任未来技术学院院长,缪向水教授任集成电路学院院长。
据介绍,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是教育部2021年5月批准成立的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之一。学院着眼于未来科学技术原创,瞄准国家未来发展的国之战略重器,针对产业发展的逻辑体系凝练未来战略方向,旨在建立以交叉研究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有机融合,进而推动高校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未来技术学院聚焦“大工程 大健康”未来战略产业发展,依托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等四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发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学研究平台科教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优势,凝练先进智能制造、生物医学成像、光电子芯片与系统、人工智能等四个未来交叉学科技术方向,主动打破传统专业学科壁垒,发展未来社会急需的智能制造、智能感知、智能健康等未来技术领域,促进基础、应用学科复合,加强“引企入教”,探索专业交叉、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驱动科学研究、引领未来科技和产业变革的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瞄准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聚焦集成电路学科前沿,打破学科壁垒,强化交叉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实现集成电路学科国际领跑,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事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建设存储器、传感器、光电芯片、显示器、化合物半导体等特色方向。集成电路学院按照“国际视野、拔尖示范、协同育人、自主创芯、服务地方”的思路,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三位一体”,充分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支撑和引领华中地区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
推荐阅读
-
中央民大: 加快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支撑体系
2024-04-19 08:52:05•836 次
-
9项被评为“差”! 杰青首次结题分级评价结束
2024-04-19 08:52:05•844 次
-
中华医学会: 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启动,5.18日截止
2024-04-19 08:52:05•1050 次
-
即将开赛!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来了!
2024-04-19 08:52:05•71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