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院士名单公布,5位中国学者入选!

更新时间:2021-02-21 10:24:37点击: 科研管理新闻

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     近日,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官网公布2021 年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士(AIMBE ELECTS 2021 FELLOWS)名单,共 174 名学者入选,其中包括 5 名中国学者:苏国辉、李兰娟、郑树森、庞代文、陈春英。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是1991年成立的以作工程学与生命科学及医学的桥梁为使命的杰出人才组成的学院,只有在医学与生物工程学领域的取得了杰出成就的人才能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AIMBE Fellow)。   作为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著名的非营利学术组织,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汇聚了世界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的精英,其中包括 3 名诺贝尔奖得主、18 位美国总统奖得主、195 位美国工程院院士、94 位美国医学院院士及 43 位美国科学院院士。   入选2021年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名单的5 名中国学者简介如下:   苏国辉个人介绍      苏国辉,1948年1月出生于广东顺德,神经解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 。   1973年苏国辉毕业于美国东北大学;1977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发明家协会发明家院士。   苏国辉一直从事哺乳动物视觉系的发育、可塑性及再生研究,1985年首次通过外周神经移植方法实现成年哺乳动物的视网膜节细胞长距离轴突再生 。   李兰娟个人介绍      李兰娟,女,汉族,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夏履桥村,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理事长 。   李兰娟于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1970年被大队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学习;1974年9月—1975年6月在浙江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系学习;1993年10月—1996年10月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1996年10月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1996年11月—2002年6月任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8年3月—2008年3月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2002年6月—2007年6月任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4月任温州医科大学病毒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李兰娟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   郑树森个人介绍      郑树森,1950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肝胆外科、肝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肝胆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   1973年郑树森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获得浙江医科大学硕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当选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郑树森主从从事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领域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的“杭州标准”及移植后乙肝复发防治新方案。   庞代文个人介绍      庞代文,1961年7月,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2018)。   在生物纳米标记、纳米生物器件、DNA、蛋白质表面化学/电化学、基因芯片等方面做了较多工作。在半导体荧光纳米晶粒-量子点和DNA表面化学两方面的研究较系统和深入。   陈春英个人介绍      陈春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究计划“纳米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骨干成员。   在新型纳米材料的构建以及在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上,陈春英成果突出。在国际一流SCI刊物如Nature Method等发表论文146篇,论文他引3419次,主编中英文专著3部。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2014年全球高引用科学家,是中国大陆入选的5名女科学家之一。   长期致力于纳米 材料的生物效应、外源性物质的生物毒理学、核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高效低毒抗肿瘤纳米药物的研制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2)典型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核分析与同步辐射技术及组学技术用于生物体系纳米颗粒暴露和效应标志物的研究;   (4)易感人群环境污染物长期暴露的分子毒理学研究。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