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全国重点大学,下一轮“双一流”的有力竞争者!

更新时间:2020-10-27 14:46:48点击: 科研管理新闻

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重点大学”这个概念,并没有随着提法的不被使用而淹没于历史洪流中。 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家长在介绍自己孩子的大学时,骄傲地说上一句:“那可是重点大学!” ▎重点大学: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火种 1978年,国务院转发教育部文件《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8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后又陆续增加了11所。 1981年,全国共有重点大学99所。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建设都秉持着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99所高校汇集了当时最多的教育资源,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顶尖水平,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任。 上世纪90年代全国高校体制改革,“985”和“211”取代“全国重点大学”进入大众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入选的39所985高校都出自“全国重点大学”名单,可以说是重点大学中的重点大学,但211高校名单上却出现了不少新面孔。 有人上车,就有人下车,“全国重点大学”队列中有16所高校遗憾落选。 2016年,教育部宣布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并实行动态调整机制,中国大学格局重新洗牌。 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每次高校层次的划分,总是“几家欢乐几家忧”,有一些学校实力不差,却出于种种原因未能入选,成为首轮“双一流”建设的遗珠。 ▎双一流:凭借强劲实力重振辉煌 不过好在“双一流”并不是“一选定终生”,而是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无疑给这些高校创造了发展的重要机会。 如今,2020年已经走完四分之三,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也迎来了收官之年,此前抱憾落选的高校能否上车,还是一个未知数。打铁还需自身硬,能否把握住这次机遇,还要看学校实力。 作为目前国内公认的最为客观合理的学科评价体系之一,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结果在对高校学科实力的评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学科表现优异,没有辱没学校传承已久的金字招牌。此外,燕山大学、江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同样表现不俗。 对于高校而言,人才队伍始终是其快速发展的核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中国最高的学术荣誉称号,对于学校的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5年内,华南农业大学和燕山大学各收获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学校竞争下轮“双一流”名单增添了重要砝码。 与两院院士相比,国杰杰青、优青等青年学者或许更能成为高校学术的中坚力量。 2017年-2019年,南方医科大学新增2名杰青、5名优青;华南农业大学新增1名杰青、4名优青;燕山大学收获3名杰青、1名优青,达到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平均水平;江苏大学同样表现出色,新增2名优青。 人才队伍建设有山有峰,才能够支持学科的长足发展,组建一支学缘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才能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作为国家级高规格科技奖励,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对科学研究水平和贡献的最佳认可,也是衡量学校建设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华南农业大学在国家奖上表现尤为突出,国家科技三大奖齐聚华南农大,实现了国家科技奖的“大满贯”,标志着学校学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是下一轮“双一流”的有力竞争者。 此外,燕山大学将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收入囊中,江苏大学收获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分别斩获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南方医科大学分别收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和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书记杨绍普为学校摘下2项国家奖,尽显学术带头人的风采。 在国家奖上,湘潭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和东北石油大学同样有所收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能够反映高校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和科研能力,也是衡量学校建设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国自然重大项目上,两所农业大学表现亮眼,华南农业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分别获得3项和2项重大项目;在国自然重点项目上,华南农业大学同样表示出色,共获得9项。 南方医科大学同样表现不俗,收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从重大资助项目的数量上来看,这些高校已经在特定的学科领域确立了足够的优势,拥有了稳定的科研“主战场”。 如今,距离双一流计划提出已经过去了数年,首轮双一流收官战也即将落幕。 实行动态调整机制的“双一流”即将再次开放大门,未来,这些高校能否成功上车,重振“全国重点大学”的荣光,我们拭目以待。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