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宣!“线上教学”成为新常态,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更新时间:2020-09-22 12:57:21点击: 科研管理新闻

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2020年全球疫情大爆发,是全人类的灾难,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无比的困惑。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提出了“延迟开学,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战略。 2020年05月1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高教司吴岩司长做报告指出在截至到5月8日,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非常好地实现了所有高校大学生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目标。 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教育壮举,也是教育改革,课堂革命,一次伟大的实践。随着疫情的控制,我们大多数的高校在9月实现了复课开学。然而每一个老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明白,我们的教学可能再也无法回到从前。课堂革命-----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生根发芽。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也许作为教师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都会有如下问题: 技术层面 1)新冠防疫期间,如何亲手打造轻松的在家直播间? 2)设备与环境设定 3)高校教师不太注意的形象工程 4)背景、背景、背景:很重要,必须说三次。 5)免费(但高效)的在线会议工具组合 6)直播课还是课前录影? 教学设计层面 7)声音、仪态、与肢体语言 8)注意力二三事 9)直播课的课程节奏 10)直播课适合的互动活动 11)常见的在线学习问题 教学实践层面 1)为何高校教师想教/不想教在线课程? 2)在线课程与慕课的异同 3)在线课程的「慕课化」设计 4)慕课教学实务挑战 5)不只是单门慕课,更要组课、学程、甚至学位的整体行销 6)源头活水:从面授、在线、到慕课的转换 7)创造多赢。 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季斯商学院在线学习中心副主任萧惠莲博士认为,虽然在线教学在今年因疫情大获重视,然而高校之间能够提供给教授们的软硬件支持、技术支持、教学设计支持确实存在重大落差。不过,也有克服之法。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获取名师教学经验 或许高校教师也有如下问题: 翻转课堂的教学层面 1)翻转课堂,是可选?还是必要? 2)高校教师翻转式教学的辛酸血泪。 3)翻转,高教潜藏的问题? 4)高学习质量下的大班化在线教学。 5)一位教学优良教师的心得。 翻转的重点及缺陷 1)讲课的老师 vs. 翻转的老师:角色认识 2)容易忽视的设计陷阱 3)老师ready之后,学生也得要ready 4)翻转:学生取回学习主权,师生各蒙其利 如何翻转学校领导的思维 1)学校领导可能对翻转有望文生义的误解 2)为什么老师不愿意尝试线上教学? 3)在线教学,哪些制度的鼓励才有帮助? 4)阻挡翻转教学的传统思维 5)成功推动线上学习的学校,怎么做? 6)我是教员,如何正向影响学校支持翻转教学? 从巨观的领导层次到微观的课室层次,台湾交通大学李威仪教授提出翻转教室植根高教的作法。分析翻转课堂的正办与误区,使初步融会在线教学的教师也能抓住正确并简便的路径,让教学成功、学生好评。 线下教学,以成果导向的OBE教学理念一直受教师关注,实践中也许您有如下疑问? 1)成果导向课程设计与评量理念层面 面对现今高等教育的趋势与挑战,个别教学者是要维持「没有教就不会学」的教师中心还是「学生没学会等于没教」的学习成果导向思惟来进行课程规划设计?成果导向教育之课程与评量设计理念如何落地实操?教学者如何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规划与执行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评量和教学活动? 2)课程评量检视与标量指标设计层面 为了能够实现成果导向的课程设计,加速老师评量的公正性与效率,让学生发展自我审查的能力,并达成促进学习的功效,评量指针如何运用?如何采分组方式进行个别课程大纲中评量方式的检视,如何实际动手设计一个Rubric评量指标。 线下教学前台湾大学李纹霞老师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着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相聚9月26日,聆听几位专家的肺腑之言,也许能带给您更多的惊喜。   教学名师“面对面” 为了帮助广大高校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形式,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师培联盟”特邀海内外教学名师为老师们答疑解惑。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即可获取活动详情!   扫描二维码,获取活动详情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