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大国工业转型,谁能担此重任?
更新时间:2020-08-16 19:01:49•点击: • 科研管理新闻
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今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111周年校庆之际,一个以“面向未来”的全新思路进行构建设计的“工业互联网技术运用实验室”正式揭牌并交付使用。
实验室由施耐德电气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共同设立,这也标志着拥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中国矿业大学,与在工业领域有着184年历史的施耐德电气正共同携手,为推进中国工程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图丨施耐德电气官网
工程人才培养
一流的高校与顶尖的企业,这种强强联合的校企合作或许正在为中国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解答。
以施耐德电气为例,作为全球能效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专家,为了在未来的招聘工作中吸引和培训更多的优秀学生,更为了交流知识,为青年人才提供支持和激励,这家企业近年来频繁的出现在校企合作的舞台上。
图丨工业互联网技术运用实验室揭牌仪式
刚刚揭牌投入使用的“工业互联网技术运用实验室”,就是一次校企合作的全新尝试。施耐德电气为学校提供的,还不仅仅是产品支持,而是更多知识、理念与行业发展趋势的赋能。
施耐德电气为实验室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实验平台和不同行业应用的真实场景案例。学生们可以在一间实验室内实现对单一产品、单一架构的机器模拟,复杂的机器模拟,以及对流程工业、离散工业以及混合工业场景的数字化模拟,完成从基础、子系统到整体系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而且开放的云平台可以摆脱空间束缚,让场景化教学案例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间得以共享、交流和传承。
图丨工业互联网技术运用实验室
在加速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施耐德电气始终进行有益尝试与创新。此次与中国矿业大学的联合设立‘工业互联网技术运用实验室’,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前沿的工业技术与应用,践行绿色智能制造理念,成为中国工业企业发展的后备工程人才。
为支持中国工程人才的培养,施耐德电气于2006年启动了大学合作项目,至今已经与100余所高校展开了合作。
图丨施耐德电气与首批加入全国高职联盟的高校代表共同参观苏州职业大学校区
通过与更多高校展开紧密合作,施耐德电气将为工业数字化和自动化领域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员,旨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数字化人才生态圈,助力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变革
如今,数字化正引领全球新一轮变革,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力量之一,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可执行、可落地的实际解决方案,加速智能化升级改造。
施耐德电气一直以来致力于引导工业领域的数字化变革,并于2017年发布了全新一代
EcoStruxure TM架构与平台,利用独特的互联互通的产品、边缘控制和应用、分析及服务三层架构,融合业界最广泛的能源、自动化和软件产品,打造客户所需的完整解决方案,助力工业互联网发展,重新定义工业领域卓越运营的新标准,同时将独特的智能制造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图丨合作案例-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
后疫情时代,全行业的数字化进程被迫按下“加速键”。
在刚刚结束的8月5日施耐德电气“绿色智能制造创新峰会”上,来自各个领域的重量级大咖、行业知名学者,以及施耐德电气绿色智能制造生态圈的合作伙伴等,分别就后疫情时代的工业数字化之路、新工业革命与未来制造的发展趋势、新技术应用,以及疫情下企业的数字化实践等话题进行了讨论与分享。
施耐德电气“绿色智能制造创新峰会”
当下,全球性的突发事件警醒我们,要时刻准备应对挑战,尤其是在工业企业的运营上,企业领导者要思考如何持续提升业务韧性、效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表示:“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施耐德电气有能力也有责任以绿色智能制造助力企业提升应对危机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为应对挑战,作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认为应该以“四维融合”来提升企业效率,即能源和自动化融合、从终端到云端垂直维度的整合、全生命周期数据的融合,以及从厂级管理到企业级集团级的管理。而帮助企业实现这四个维度的融合,需要综合运用OT运营技术、IT信息技术、DT数字技术、CT通信技术、ET能源技术,通过对这五种技术的有效融会贯通,施耐德电气将帮助工业客户实现生产和经营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绿色化。
施耐德电气“从咨询到落地”的绿色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通过顶层设计来推动各个子系统的规划和部署,进而实现从数字化到软硬件解决方案的有效落地。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熊宜介绍了数字化转型顶层规划的七步法:从梳理业务,到提升组织效率,到应用系统、数据、技术、生态体系,最后形成路线图。熊宜表示:“工业流程的复杂性与工艺的繁复性决定着工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不能简单复制、一蹴而就,需要先医后药、小步快跑、逐步实现。”
大咖集结共话工业未来
“绿色智能制造创新峰会”,汇集了来自离散、混合到流程行业的工业专家学者们,包括来自PLCopen中国组织的彭瑜,优也信息科技郭朝晖、中国航空工业信息技术中心宁振波、中国信通院曹蓟光、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王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邱伏生等。
与会大咖们分别从工业互联网与边缘计算,流程、混合与离散工业的数字化,供应链角度全面阐述中国工业的未来动向,探讨新技术与工业场景深度融合,能源与自动化双转型加速发展的趋势,肯定了绿色智能制造在提高企业韧性,推进高效与可持续发展上的价值。
图丨PLCopen中国组织名誉主席彭瑜
此次绿色智能制造创新峰会,还有来自宁德时代、瑞克西、三宁化工、中国宝武等从离散到流程行业的嘉宾分享具有典型意义的数字化经验,更有在“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中扮演着关键作用的中小企业展示最佳数字化实践。“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的代表企业,不工软件和黑湖科技也分享了其融合新技术与工业场景的创新数字化方案,为各领域的工业客户解决转型痛点提供思路。
20位大咖,全天精彩话题
即刻扫码观看
将数字化转型提速宝典收入囊中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
推荐阅读
-
中央民大: 加快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支撑体系
2024-04-19 08:52:05•815 次
-
9项被评为“差”! 杰青首次结题分级评价结束
2024-04-19 08:52:05•830 次
-
中华医学会: 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启动,5.18日截止
2024-04-19 08:52:05•1038 次
-
即将开赛!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来了!
2024-04-19 08:52:05•70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