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个!陕西省新工科、新农科研究项目评审结果出炉
更新时间:2020-05-03 17:40:59•点击: • 科研管理新闻
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 》资讯平台提供: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1号)《关于推荐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2号)和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陕教高办〔2020〕3号),陕西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陕西省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经学校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拟确定西安交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等158个项目为第二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优化改革攻坚探索实践等22个项目为省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现将具体名单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陕西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
序号
申报高校
项目名称
负责人
1
西安交通大学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何雅玲
2
西安交通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领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别朝红
3
西安交通大学
聚焦物理前沿发展的未来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李宏荣
4
西安交通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赵立波
5
西安交通大学
通专融合的新工科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桂小林
6
西安交通大学
新工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模式探索与实践
单智伟
7
西安交通大学
先进核动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研究
苏光辉
8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与共同叙事理念的新一代智慧化燃烧学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周屈兰
9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产教融合”的化工专业多元协同育人模式构建
魏进家
10
西安交通大学
需求牵引,交叉融合,探索前行——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张爱民
11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航空学院,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
新工科背景下陕西省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及路径优化研究
王小华
12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通专融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
杨建科
13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安康学院
陕西省新工科专业集群化发展探索与实践
兰剑
14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西北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建设的多层次教师培训体系探索与实践
李辉
15
西北工业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协同育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万方义
16
西北工业大学
面向三航新工科人才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都琳
17
西北工业大学
三级贯彻、四维互促、五阶融通,新工科视域下专业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姚如贵
18
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类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王永欣
19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微小卫星的创新型工程教育模式探究与实践
郭建国
20
西北工业大学
融入智能制造大类、面向领军人才培养的传统机械专业改造升级探索和实践
耿俊浩
21
西北工业大学
借力陕西科技,探索五维度数字育人方法
王俨剀
22
西北工业大学
“理-工-医”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航空航天特色生物医学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杨慧
23
西北工业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建构主义的力学基础课混合式智慧教学研究
张娟
24
西北工业大学
厚基础、重实践、理工融合——新工科背景下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闫毅
25
西北工业大学
科学、技术、交叉、素养——面向新工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及建设
姜学锋
26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高校传统特色优势工科专业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杨益新
2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林高校水利类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胡笑涛
2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智慧农业水利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
张鑫
2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信息化复合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
李星恕
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刘旭
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四院”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肖嵩
3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王泉
3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数字媒体产业学院建设
崔江涛
3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面相自主可控体系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苗启广
3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航天电子信息领域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探索与实践
李小平
3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新工科视域下行业特色高校机械类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朱敏波
3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I+安全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
李晖
3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虚拟企业实战、融合创新实践的新工科工程综合型课程教学建设
陈彦辉
3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新工科视角下AI+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邓成
4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卓越2.0背景下新工科领军人才本硕一贯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苏涛
4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面向国家急需,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新工科微电子人才培养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马晓华
4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专融结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和系列化教材建设
刘乃安
4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以案例为中心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段学超
4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以3345为抓手,突破3312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新工科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周慧鑫
45
陕西师范大学
“三主体三融合”贯穿式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
陈新兵
46
陕西师范大学
食品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张清安
47
陕西师范大学
新工科时代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禹勇
48
陕西师范大学
理工融合推进师范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建设
焦桓
49
长安大学
面向交通强国战略,探索构建“三维五级”交通运输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组织模式
王建伟
50
长安大学
服务强国战略的交通基础设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研究
陈建勋
51
长安大学
面向新工科的政产学研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研究-以长安大学智能制造与智能建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例
惠记庄
52
长安大学
基于“三个融合”的行业特色高校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施
张圣忠
53
长安大学
基于“传承·融合·创新”的自动化专业新工科转型升级探索与实践
闫茂德
54
长安大学
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教师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安毅生
55
长安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王步
56
长安大学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改造升级的核心课程群体系层次模块化方案
杨兴科
57
长安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李彦鹏
58
长安大学
基于建筑智慧化特色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段晨东
59
长安大学
土地类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探索与实践平台构建
王刘华
60
长安大学
面向“中国建造2035”的工程管理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
杜强
61
长安大学
信息化与智能化背景下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陈红
62
西北大学
面向智慧教学的新工科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贺小伟
63
西北大学
能源发展新业态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改造、升级与实践
王震亮
64
西北大学
地热新能源开发利用实践创新教育示范基地建设
任战利
65
西北大学
基于“云工坊”模式的食品学科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曹炜
66
西北大学
化工专业“教-学-赛-践-用”培养模式建设和应用
王玉琪
67
西北大学
面向空间规划的城乡规划学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工程教育组织模式研究与实践
权东计
68
西安理工大学
“凝炼一个心,凸显三个量,融合五个域”—测控专业新工科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
华灯鑫
69
西安理工大学
“重建、重构、重塑、重组”:材料成型专业升级改造的路径研究与探索
梁淑华
70
西安理工大学
面向新工科的水利水电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方协同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郭鹏程
71
西安理工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包装工程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模式改革与探索
方长青
72
西安理工大学
面向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工程训练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张晓晖
73
西安理工大学
多学科交叉的智慧能源电气类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段建东
74
西安理工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工业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李淑娟
75
西安理工大学
“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型本科人才工程教育组织模式研究与实践
汤玉斐
7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面向西部绿色发展的高层次建筑人才培养改革与深化
刘加平
7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校企深度融合,提高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的探索与实践
肖国庆
7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主动面向、科教融合、双轮驱动”—“国家一流”工程管理专业新工科改革与引领的探索实践
兰峰
7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专业”模式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于军琪
8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创新需求驱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升级改造
卢金锁
8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面向新工科的土木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研究
史庆轩
8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面向产业变革的新材料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
魏剑
8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研多方多元协同育人实践创新平台构建
王慧琴
8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韩芸
85
陕西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陕西西微测控工程有限公司,陕西东方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轻工特色的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王海燕
86
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具有行业特色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陈海峰
87
陕西科技大学
新工科理念下传统自动化专业改造升级的探索与实践
郑恩让
88
陕西科技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朱建锋
89
西安科技大学
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
张传伟
90
西安科技大学
面向煤炭绿色智慧勘查转型升级与未来发展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改造路径探索
侯恩科
91
西安科技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物理通专融合课程及教材体系建设
鱼海涛
92
西安科技大学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能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于振华
93
西安科技大学
基于校企协同创客联盟的新能源材料“四创型”人才培养探索
杜慧玲
94
西安石油大学
行业划转石油类高校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张益
95
西安石油大学
新工科建设引领下行业背景院校机械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张建兵
96
西安石油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学生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秦璟
97
延安大学
地方高校“工工交叉”创新型工程教育组织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曹新亮
98
延安大学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王文发
99
西安工业大学
具有兵工特色的“智造创新工场” 新工科工程实践创新基地研究与实践
闫莉
100
西安工业大学
传统金属材料类专业新工科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郭永春
101
西安工业大学
基于“赛、教、研”三位一体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以机械工程类专业为例
田军委
102
西安工业大学
基于创新驱动的“新工科”通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张峰
103
西安工程大学
“两拉一推,四轮驱动”的纺织服装类 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
赵小惠
104
西安工程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晓娟
105
西安邮电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智能人才培养“三创”体系构建与实践
范九伦
106
西安邮电大学
面向西部“新基建”需求的信息通信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
卢光跃
107
西安邮电大学
满足地方产业急需的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
杜慧敏
108
西安邮电大学
地方高校工科邮政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武小平
109
西安财经大学
新工科理念下财经类院校多层次教师培训体系探索与实践—以西安财经大学为例
方明
110
陕西中医药大学
基于“工药结合、虚实组合、产教融合”的制药工程省级一流专业的改革与实践
卫昊
111
陕西中医药大学
基于“人工智能+中医药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郭亦鹏
112
陕西理工大学
新工科视野下地方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改造提升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冯小明
113
陕西理工大学
基于工程项目全过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平台探索与实践
闫杰
114
陕西理工大学
基于产业导向的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张涛
115
西安文理学院
地方高校面向新工科的化工类专业工程实践创新平台建设
翟云会
116
西安文理学院
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张运良
117
宝鸡文理学院
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与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张俊辉
118
宝鸡文理学院
新工科建设和宝鸡智能制造产业联合驱 动下的传统机械类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
王参军
119
咸阳师范学院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化学化工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黄怡
120
渭南师范学院
基于OBE导向的信息安全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李云飞
121
渭南师范学院
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电气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秦玉伟
122
榆林学院
黄河“几”字湾区域新工科人才供给侧与产业结构协同优化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许云华
123
榆林学院
面向能源革命创新示范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榆林分院为例
闫龙
124
商洛学院
面向秦岭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工科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周春生
125
商洛学院
产教融合对接区域需求构建“四融四合六新”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袁训锋
126
西安航空学院
基于产业化学院推进新工科建设的体制设计和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曹庆年
127
西安航空学院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曹国震
128
西安翻译学院
应用型高校电商IT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践与创新
支侃买
129
西安翻译学院
新工科电子商务人才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冯晓兰
130
西安外事学院
面向新工科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1+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研究
和亮
131
西安欧亚学院
基于三维扫描及VR技术的智能建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
张乐芳
132
西京学院
多学科交叉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张毅
133
西京学院
新工科背景下数学物理类课程与专业交叉融合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辛督强
134
西安思源学院
基于OBE的课程体系创新实践研究促一流新工科人才培育
边倩
135
西安思源学院
立足于新工科建设的自动化专业智能化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杨燕
136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校企深度合作面向智能制药工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赖普辉
137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研究
王立
138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与铁道工程及工程造价交叉的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邓友生
139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多主体参与、校内外资源共享的机器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开发与应用
徐学武
140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大数据通专融合课程及教材体系建设
缪相林
141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以独立学院转设为契机构建“校-企-政”多元协同育人模式
闫文耀
142
空军军医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军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
卢虹冰
143
火箭军工程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火箭军特色“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贾瑛
144
火箭军工程大学
思政引领 信息驱动 多维混合军校新工科智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谢建
145
火箭军工程大学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军队核应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许鹏
146
火箭军工程大学
面向智能互联,技术融合的侦测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李夕海
147
火箭军工程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军队院校青年教员综合实践能力融合培养标准构建与模式创新
杨正伟
148
火箭军工程大学
双创引领,军民融合——“新工科”背景下军校学员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周志杰
149
火箭军工程大学
面向新工科无人驾驶航空器复合型人才融合培养实践创新平台的建设探索与实践
周伟
150
空军工程大学
空天智能无人机系统与运用专业建设
谢文俊
151
空军工程大学
聚焦装备体系发展超前打造试验鉴定新专业
张鹏涛
152
空军工程大学
空天防御领域紧缺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李孝军
153
空军工程大学
以一流课程群为引领,打造学历岗位任职一体的军用航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新体系
杜军
154
空军工程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模式在军队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
吕娜
155
空军工程大学
适应“航空管制与领航工程”专业发展趋势的国际化复合型空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霍丹
156
空军工程大学
飞行原理类专业基础课程群及教材体系建设与实践
苏新兵
157
陆军边海防学院
新工科背景下军校指挥信息工程专业背景课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
张博
158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
军事院校信息化环境下数据启发的循证型教学决策研究
刘故箐
陕西省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名单
序号
申报高校
项目名称
负责人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优化改革攻坚探索实践
李建明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传统农学类专业改造提升机制及实践
冯永忠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硕-博” 贯通式兽医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杨增岐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科交叉融合的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创新实践
朱玉春
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面向新农科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王健
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农科人才培养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徐炎
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农科与动物类专业深度融合下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构建与实践
孙超
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林高校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姚晓霞
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保护专业改造提升改革与实践
戴武
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科教协同培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卓越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佟小刚
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局,榆林学院
基于陕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涉农专业布局问题
陈遇春
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服务陕西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企协同育人机制
韩朝辉
13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
工科优势下涉农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费贵强
14
延安大学
园林类新农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赵满兴
15
西安财经大学
推进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农林人才核心能力体系研究
宁泽逵
16
西安美术学院
《发挥艺术乡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带动作用》
武小川
17
渭南师范学院
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
胡明
18
榆林学院
陕北农牧交错带“两对接、四合作、全贯通”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卜耀军
19
安康学院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农林类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研制
杨松杰
20
安康学院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何家理
21
商洛学院
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农林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赵永平
22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新农科背景下民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策略与路径分析
巩敏焕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
推荐阅读
-
中央民大: 加快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支撑体系
2024-04-19 08:52:05•800 次
-
9项被评为“差”! 杰青首次结题分级评价结束
2024-04-19 08:52:05•810 次
-
中华医学会: 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启动,5.18日截止
2024-04-19 08:52:05•1025 次
-
即将开赛!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来了!
2024-04-19 08:52:05•69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