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年国家优青等青年人才,哪些高校表现出色?

更新时间:2020-04-30 18:30:45点击: 科研管理新闻

近日,越来越多的高校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和推进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有关工作。新一轮学科评估,已经正式被提上日程。 在最近几轮学科评估中,师资队伍与资源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重点考察骨干教师以及科研团队的情况,并由专家综合考察师资队伍的水平、结构、国际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师资队伍中的组成部分,优秀青年人才也将是重要的得分项。 近日,依托青塔最新推出的全新一代学科云数据平台,青塔数据团队选取了国家优青项目获得者、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博士后创新人才入选者等代表性指标,对各大高校新一轮学科评估周期优秀青年人才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国家优青获得者 目前,国家优青获得者得到了国内科学界的广泛认可,几乎成为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科研单位所必争的人才。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统计数据,近几年国家优青的资助率均低于10%。 各大高校中,清华大学总的国家优青项目数量最多,达到了86项,居各大高校之首。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历年来国家优青项目数量均在60项以上,居国内高校第二到第四位;国家优青项目数在30项以上的高校还有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以上高校均是国内综合实力强、发展快的知名高校。 对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来说,苏州大学获批项目数最多,为19项,完全不弱于一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而暨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也获得一定数量项目,实力强劲。 对非双一流高校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弱于双一流高校,但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在国家优青项目数上就表现不俗,与部分双一流高校获批项目数接近。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表现突出的非双一流高校,第五轮学科评估或许会有较好成绩。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由中国科协2015年启动的人才支持项目,旨在帮助青年科技人才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突出业绩,努力成长为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成为国家主要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 该人才支持计划主要对32岁以下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技人员采用稳定支持方式,给予每位入选者连续3年的支持,每年15万元,支持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该项目由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选拔、推荐与培养。 近四年,清华大学共有39人入围,稳居首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30人的入选数紧随其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有15人或超过15人入选,表现不俗。 ▎博士后创新人才入选者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新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旨在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 青塔统计了2016-2019年度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入选数量和学科数量的变化趋势。从设站单位的入选人数来看,清华大学入选人数最多,四年达到76人,位居各设站单位首位;上海交通大学共有64人入选,位居第二;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有60和50人入选,位列第三和第四位。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入选人数超过30人,表现突出。其他单位入选人数在30人以下。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