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斩获5项广东科技奖!
更新时间:2020-03-27 06:21:55•点击: • 科研管理新闻
3月25日,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深圳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一举拿下5项奖。其中,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成果突出,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项目获奖:
1.重大基础设施结构形变精密三维测量技术与装备
获奖类别: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李清泉、毛庆洲、陈智鹏、曹民、朱家松、汪驰升、周宝定、文艺、马海志、王敬飞、郑继忠、卢永华、卢毅、熊智敏、樊廷立
主要完成单位:深圳大学、武汉汉宁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本成果属于测绘科学与技术领域精密工程测量学科。针对公路、铁路、大坝和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结构表观损伤和线形变化引起重大灾害危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研究面向基础设施结构形变测量新技术和新装备。
建立了动态精密工程测量“精确定位-精准获取-高效处理”的关键技术体系,为基础设施动态精密测量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发明研制我国首台隧道检测装备和三维路面检测装备,实现了路面/隧道全自动化检测;发明研制高速铁路轨道扣件自动检测装备和地铁隧道移动式三维测量装备,解决了高铁/地铁结构形变“测快、测准、判准”难题;发明研制高精度管道变形测量机器人系统和流体驱动的地下管网快速检测胶囊,革新了水利大坝和城市排水管网监测和普查检测方法。成果经刘先林院士、王复明院士、郑健龙院士和王光谦院士等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广到加拿大等国际市场。
2.情绪与认知的相互影响及其脑机制
获奖类别: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罗跃嘉、徐鹏飞、罗文波、古若雷、秦绍正、吴健辉、张丹丹、黄宇霞、李新影、何蔚祺
主要完成单位:深圳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
项目简介:对情绪的加工机制、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机制、情绪障碍的机制等问题的探索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罗跃嘉教授团队近十年在人类情绪与认知的脑机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他们采用心理物理学、脑电(ERP)、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电生理技术与神经计算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表SCI/SSCI论文200篇,从情绪与面孔识别、注意、决策认知的相互作用及其神经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提出了表情加工的三阶段理论假说,阐明了焦虑与注意、决策的神经环路,为情绪障碍的临床诊治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学证据和技术手段;编制了中国情绪材料数据库,包括7套数据库,已广泛用于国内外情绪实验研究;在神舟九号、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对航天飞行乘组进行了重点监测,对明确长期空间飞行任务中航天员认知和情绪特性的改变并制定应对措施有重要指导价值,为航天员选拔训练以及航天员在轨心理监测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采用了多种脑电分析新技术,对于EEG/ERP数据挖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2001年连续举办ERP培训班,在中国培养了上千人的脑电/ERP技术人才。
3.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智能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奖类别: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李坚强、明仲、陈芸、罗英群、李赛玲、罗成文、林秋镇、王佳、吕令广、陈剑勇
主要完成单位:深圳大学、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深大云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项目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平台,通过便携式智能医疗终端、移动互联端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紧密联结患者与医生、医院,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通过多维健康数据分析,有效保障高危人群健康。相关技术内容包括基于协同感知技术的智能移动医疗终端及协同滤波研究、基于移动网络切分优化理论的网络优化及安全研究、基于多维异构医疗大数据的分析诊断云平台构建、应用系统开发及成果产业化。项目共发表高水平论文56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13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获广东省创新创业金博奖、全国创客大赛冠军等奖项。目前项目理论成果与专利技术已应用转化,2016-2018年项目收入6.95亿元,间接经济效益16.31亿元。授权中兴的产品在广东、山西等全国13个省市应用推广,同时在东南亚、非盟等“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推广使用;研发的云伴妇幼平台,2014年起在广东、江西等100多家省市各级医院使用。疫情期间,项目保障慢性病、妇幼等众多高危人群的健康,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4.聚合物微结构超薄光学器件注轧成形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获奖类别: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娄燕、李积彬、张志辉、彭太江、杜雪、黄福胜、袁毅凯、王笑冰、张成耀、禤先允
主要完成单位:深圳大学、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大极光科技有限公司、香港理工大学、广东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普同实验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惠州迈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大型高清显示是飞船和航天飞机等装备清晰显示、精确预测的关键技术;与此同时,轨道交通、大型机场、室外景区等领域对高端照明提出迫切需求。具有聚合物微结构超薄光学器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技术,其关键在于微结构导光板高效制造。项目组经过多年研究,取得以下创新成果:(1)提出注轧成形新技术。首次将高分子材料注射成形、金属板材轧制成形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聚合物注轧成形新技术,解决了我国制造大面积微结构导光板难加工、效率低的技术瓶颈。(2)提出流速均匀的注轧嘴设计制造技术,研发注轧成形装备,彻底改变我国高端聚合物微结构超薄光学器件缺乏原创性技术和产品的局面。(3)提出轧辊微结构单点金刚石超精密切削加工误差预测新方法,实现工件微结构加工误差精确预测。项目经专家鉴定和第三方检测表明:本项目成果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所提出的聚合物微结构导光板注轧成形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高分辨率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探头研发及产业化
获奖类别: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彭珏、陈林、曹义雄、唐浒、唐生利、陈昕、汪天富、陈思平
主要完成单位:深圳大学、深圳市索诺瑞科技有限公司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
推荐阅读
-
中央民大: 加快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支撑体系
2024-04-19 08:52:05•792 次
-
9项被评为“差”! 杰青首次结题分级评价结束
2024-04-19 08:52:05•803 次
-
中华医学会: 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启动,5.18日截止
2024-04-19 08:52:05•1021 次
-
即将开赛!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来了!
2024-04-19 08:52:05•69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