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长聘清华特聘教授何毓琦的改革建议: 给博士生发表论文"减负"
更新时间:2020-01-20 05:14:37•点击: • 科研管理新闻
何毓琦教授认为,目前中国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考试制度,对于促进和发现(博士)研究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并不是一个好手段;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MoE)和大学领导层对研究生科研实行”一刀切“的管理和评价规制,是不利于创新的。这种”一刀切“的规制,一个典型就是硬性规定博士生必须在 在读期间,在国际国内SCI/SSCI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否则就不能拿到学位或不能参与学位论文答辩。这种制度有其合理性,比如便于对博士生培养目标标准的质量控制,但是,这种制度减免了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标准的学术责任,也会遮蔽某些博士生导师学术职责的不称职。另外,跟运动员体育竞赛的客观标准不同,若干二流或三流学期期刊对博士生的“价值判断”可能会产生误导作用。
所以,何毓琦教授对中国(顶尖)大学的博士生培养制度改革,提出以下三个建议:
建议一:每个大学的院系应当制定出自己的“A刊”清单。这些A刊可以用来表征论文的质量。在每个学科领域,教授们心里面都清楚,哪些期刊是A刊,可以保证论文的质量。何教授建议,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结果,只应该发表在这些A刊上(LL按:发表在A刊之外的期刊上的论文,不算成果)。
建议二:对博士生发表论文的数量硬性要求,必须“减负”。比如从规定发表4篇减少到1篇,最多2篇。如果本建议一得到了采纳实施,那么,如果硬性要求博士生在A刊上发表1-2篇以上数量的论文,那就是过分要求了,可望不可及。
要知道,博士生你若能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你所在的顶级期刊上,那就是“一步登天”了。其实,在欧美那些世界一流(或顶级)大学,也不是每个博士论文的工作都可以发表在所在学科的A刊上。何教授近60年博导职业生涯中,培养的博士生的博士论文研究结果,写成文章能在A刊上发表的成功率,为90%。所以,不能把在A刊上发表论文作为博士生取得博士学位的、毫无例外的“死规定”。(LL按:不能把“唯A刊”论文作为博士学位的硬规定)。
建议三:每个院系都应该对博士论文进行国际评审。聘用若干国际教授加入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委员会,当然对国际评委当支付“评审费”。应该规定,每篇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有至少一个国外教授进行评审。不用担心博士论文是用中文写作的,外国专家看不懂。要知道,国际上有大量的教授可以读懂中文,具有评审中文博士论文的能力。很多HONGKONG大学和新加坡大学对博士论文都要求进行国际评审。何教授经常担任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专家。
以上就是何教授对中国大学改革博士生培养制度的三个小建议。就是说,不要搞大学层面统一的对博士生发表论文的硬规定,这样搞会抹杀掉各院系各学科的差异性;应该是各院系各学科制定出自己的差别化的对博士生发表论文的规定标准。不妨拿某些(顶级)大学的(顶级)院系进行试点吧。(LL按:译者之所以加“顶级”,是因为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国际评审,很多大学或院系在短期内难以做到)。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
推荐阅读
-
中央民大: 加快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支撑体系
2024-04-19 08:52:05•791 次
-
9项被评为“差”! 杰青首次结题分级评价结束
2024-04-19 08:52:05•801 次
-
中华医学会: 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启动,5.18日截止
2024-04-19 08:52:05•1020 次
-
即将开赛!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来了!
2024-04-19 08:52:05•68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