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扩大思政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规模
更新时间:2019-05-07 01:52:33•点击:406 • 科研管理新闻
日前,教育部为实施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总体目标,要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努力培养造就数十名国内有广泛影响的思政课名师大家、数百名思政课教学领军人才、数万名思政课教学骨干,推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平衡更充分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为此,《规划》部署了“三项计划”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比如,“专题理论轮训计划”将重点开设“周末理论大讲堂”组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专题培训,重点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重点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专题实践研修。在“示范培训计划”中,《规划》指出,要依托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硕士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规模,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依托“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组织专项支持计划实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研究生参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两门必修课集中统一学习。此外,还要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高校思政课教材(2018年版)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在找准、讲清、讲透思想理论教育和“00后”大学生理论兴趣的共鸣点上下功夫。各地各高校要根据培训任务,精心选派符合条件、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实现五年内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培训全覆盖,每所高校至少有2位教师参加国内研修项目。 《规划》鼓励思政课教师在职攻读博士,提出每年依托全国高校第一批19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招收100名从事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学5年以上的在岗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此外,《规划》还提出了“项目资助计划”,每年择优支持30个左右优秀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围绕高校思政课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团队攻关。每个项目资助经费40万元,资助期限一般为3年。同时,每年还会遴选建设10个左右“名师工作室”项目,培养骨干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推广教学经验。每个“名师工作室”项目资助经费40万元,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青年教师个人也将得到发展,项目资助计划每年会遴选50名左右教学业绩突出、科研潜力较大、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思政课中青年教师,每位教师资助经费20万元,资助期限一般为3年。鼓励各地各高校采取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等方式对优秀中青年教师予以重点培养。 上述资助项目外,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示范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西部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等项目也会分别获得5到40万不等的经费支持。(来源:澎湃新闻)双一流科研管理新闻科研管理系统
推荐阅读
-
中央民大: 加快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支撑体系
2024-04-19 08:52:05•787 次
-
9项被评为“差”! 杰青首次结题分级评价结束
2024-04-19 08:52:05•796 次
-
中华医学会: 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启动,5.18日截止
2024-04-19 08:52:05•1017 次
-
即将开赛!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来了!
2024-04-19 08:52:05•686 次